李孔荣说着说着火气就上来了,当初瑞士研究所是借助严济慈找齐了人员,事办的又快又好,可国内的一些做派,比如熟人相荐、因人设岗也带了进来。抗战时期国府停止了一般科研项目的拨款,国内很多教授学者日子都过的极为辛苦,但新中公司的出现把国内知识分子的目光引导了瑞士,他们希望获得一定程度的资助,最好能在瑞士开一个研究室。他们申请的项目不能说不必要,但资源有限,李孔荣对新设研究项目一向卡的很紧。
然而中大丁颖申报的炎黄稻(项目当初申报名称为杂交稻,李孔荣提笔改为炎黄稻,并禁止项目组提及‘杂交’二字)项目投资实在巨大,待遇也超一流,以至于国内那帮人眼热不已,他们也想有专车、独立研究室和专项经费。项目申请报告雪片一般从国内飞来,魏如还好些,严济慈究竟是科学届的元老,于人情于面子都过不去,不断要魏如增设研究室,按照他们开出的名单,这是要把国内中央研究院克隆到瑞士来。可这还是不是让李孔荣最生气的,最生气的是有人给全国资源委员会写报告,要把瑞士新中研究所划归中央研究院管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aimazw.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