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今天修改了一次本书内容,第一次写书,很多地方处理的不到位,请各位朋友看到了多多指点。小飞努力写到最好。求点击,收藏,指点,推荐。
从晋州一路向西,经岚州、蜀州、入溪州。在溪州华阴有一座巨大的高山,奇高无比,此山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有几十峰之多,不过有五峰最高,远远望去,此山好像一朵莲花绽放。所以人们叫此山为华山。
华山雄险天下闻名,吸引了许多旅人前来登顶。留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谚语。因为登临华山犹如上天梯。能登顶华山者,皆有大毅力者也。
此时,如果在华山之上俯视,就会发现山道上有一个人向着华山徐徐行来。待那人走近一看,原来是李玄。
李玄当日在李庄见到自己家里院门铁将军把门,,从院外看去,发现院子里住的茅草房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坍塌了,显然这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
他一下子就愣住了,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呆立当场。
过了一会儿,村长听到消息赶过来,将李玄引到他的家中。村长的家在村庄的西边,李玄绕过几户房屋,转过几个弯,就看见村长的家了。
院子里有数间看起来比附近屋子要好上许多的瓦房,李玄跟谁村长走进其中一间瓦房,坐定之后村长就告诉李玄他父亲在李玄投军后不久就举家迁走了,不知道迁到哪里去了。
李玄从村长家出来,他的心更加茫然了。世界之大,我该往何处去?世界之广,何处是我立足之地?他走出李庄,在净峰山的深处茫然地游荡着、游荡着。
一连数天,生活在净峰山附近的村民们上山砍柴的生活有时会遇到一个人,他身穿破衣,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他或卧于青石之上,或蹲在溪水之旁,或站在峰顶之巅……村民深以为怪,将此事报告各村存折,等到村长们商量好了派人去搜索时,那人却如雪泥鸿爪,了无踪迹。
就在李玄在哀叹自己命运多舛只时,突然想起当日那老道说过;若是尘缘已了,就去华山找他的话。
李玄想想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那就到华山走一遭吧,反正自己如今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就当是旅游了。于是李玄就风尘仆仆来到华山。
李玄来到华山,看看那高耸入云的峰顶,便沿着陡峭的石道往峰顶登去。他知道华山有五峰最为著名,那五峰分别是东峰朝阳峰,南峰落雁峰,西峰莲花峰,中峰玉女峰,北峰云台峰。此时他登的就是中峰玉女峰。
相传几百年前大秦帝国过主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姿容绝世,通晓音律,一夜在梦中与华山隐士萧史笙箫和鸣,互为知音,后结为夫妻,由于厌倦宫廷生活,二人乘龙跨凤来到华山。在华山修身养性,修习到法,后来在一个紫霞漫天的傍晚二人白日飞升,成就一对神仙眷侣。
李玄一路行来,所见景致皆和玉女有关,如明星玉女崖、玉女洞、玉女石马、玉女洗头盘等。玉女祠建在峰头,乃当日秦穆公追寻女儿来到华山,一无所获,绝望只好建祠纪念。
李玄在玉女峰探寻数日,寻景探奇,一无所获。于是他下得峰来,复登东峰朝阳峰,西峰莲花峰和北峰云台峰,所见景物都是平时所未见风光景致大感赏心悦目。至于撞见仙缘,拜师修道,那是没有的事。李玄在心里对于修仙之事腹诽不止,一直说王浩轩所言乃无稽之谈。他不知王浩轩的意识住在他的识海里就是他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之一。
这一日,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整座华山好像披上轻纱,仿佛置身与仙境一般。
李玄撑着一把油纸伞,登上南峰落雁峰。此峰乃华山最高峰。
李玄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这时他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如临天界,如履浮云。正如古诗所云:“惟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
一时间李玄只觉得心旷神怡,不禁仰天长啸,那啸声清越悠远。之前的抑郁心情一扫而空。
此后李玄长居华山,他朝啜晨露,晚食云霞。飘飘乎不知山下世间何事。
如此这般,时光荏苒,一晃时间过去了三十年。
********************************************************************
在不知道多高的天际,比天界三十三重天还要高出许多的所在。一片无穷无尽的广袤虚空中繁星点点,一颗颗巨大的星辰散发着各种属性的天地元气。有的炙热,有的冰冷,有的柔如水波,有的厚重如山,有的犹如风啸…………
在这无尽虚空的一角,八颗散发出微弱荧光的星辰围成一个圆圈。他们不同于其它的星辰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只是散发出微弱的荧光,淡淡地,仿佛从未改变一般。
在一个谁也不知道的世界里,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八仙即将出世应劫?黄帝,你陨落以后还留下八仙这个后手来对付我。八仙,小小的上洞八仙怎么能敌得过我?除了你,三界之中谁是我的敌手?黄帝啊,你死的太早了。不过没有了你,那么我倒可以省去很都多麻烦。我不知道是要感谢你呢还是要恨你数万年的囚禁?”
天界,凌霄宝殿之上,文武大臣分立两旁。所不同的是今天在这宝殿之上多了一位佛陀。
“玉帝,那孙悟空已经被我佛镇压在五指山下,猴妖之乱已经解决。”一位慈眉善目的菩萨说道。
“多谢观音菩萨。此事已了,那么我们就要多谋划一番马上就要来临的大劫吧。”
“玉帝此言甚善,吾正有此意。”
“玉帝,八仙已经有一位出世,是否接应成仙?”另一位仙人说道。
“成仙之事,天道自有缘法,吾等不必过多干涉。”
“是,玉帝。”众人皆退。只余观音和玉帝在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