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太阳把黄宫广场照得格外鲜明,广场上空突然降下一个怪物,众臣都来观看。黄帝和黄后神采奕奕从乘黄下来。众臣目睹这一场景,感到神秘莫测,不少国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忽而,个个手舞足蹈,喜笑颜开。众臣自然排成两行,作揖施礼,迎接黄帝,黄后入宫。
大监跑在前面领路。“黄帝安康!黄后安康!终算把主子盼回来了。”
轩辕笑笑:“众臣安康!吾黄天机在身,出去前不可奉告,多谢众臣挂念!”
众臣们前呼后拥,随黄帝,黄后入宫。可是大监急了,黄宫没有黄帝、黄后的侍女了。怎么办呢?赶快去木屋牢狱接出来。
几个侍女关在黢黑的牢屋里,穿着肮脏的囚服,脸上粘满污秽,身上还有异味,个个眼睛哭得像红肿的桃子。
百谷王关在隔壁的牢里,躺在乱草堆里懒得起来,举丧的面孔,压抑着冤屈。
大监匆匆来到牢门:“狱卒,你快放了侍女和百谷王,叫他们打扮得整整齐齐回宫。”
狱卒点头哈腰:“遵令。”
狱卒来到女牢门:“侍女,向你报喜。”他将准备好的侍女服递进。“快穿上回宫去,伺候黄帝,黄后。”
侍女惊奇地问道:“黄帝、黄后回来了?”
狱卒答道:“别问,快回去吧!否则要问罪的。”
侍女犹豫道:“吾们好冤枉啊!”
狱卒劝道:“以后再说吧!伺候黄帝、黄后才是大事。”
侍女点点头,慌慌张张穿好衣服,朝黄宫后门走去。
百谷王从牢狱出来,忍无可忍来到黄宫门前,心想一定要把这口冤气吐出来。他大声喊道:“侍卫,请禀报黄帝,百谷王求见。”
侍卫胆颤心惊地回道:“侍卫不敢传话,请百谷王回避。”
百谷王冤上加气,便吼过不停:“冤枉呀!冤枉呀!”百谷王的声音传进宫内。
黄帝听到宫门有人喊冤,忙问侍女:“外面什么人喊冤?”
侍女被罚,也感到冤枉:“外面是百谷王喊冤。”
轩辕关切道:“传百谷王进见。”
侍卫答道:“遵旨。请百谷王入宫,黄帝进见。”
百谷王愤怒入宫跪下:“禀报黄帝,奴才冤枉呀!”
轩辕问道:“冤在何处?快快说来。”
百谷王伤心地说道:“黄帝远行,大监不知,以为黄帝出了意外,就怪罪于奴才。说黄帝不见与奴才有关,大监将吾绑在广场示众又打进大牢,奴才好冤枉呀!”
轩辕笑了:“吾黄好好的呀!”
百谷王掉下眼泪,慢吞吞地说道:“只因吾是炎帝的后裔,宫庭出事就怪罪于吾。”
轩辕看看百谷王伤心过度,受了侮辱,便问道:“大监动了刑法?”
百谷王怒愤地回道:“大监把吾吊起来严刑拷打。”
轩辕立即下旨:“侍卫、传大监进见。”
稍许,大监慌忙入宫跪下:“大监有罪!大监有罪!黄帝外出,奴才误会了百谷王,请黄帝治罪。”
轩辕评判道:“吾黄出外,独自出走,怎么弄得这般?百谷王受委屈,受皮肉之苦,大监要向百谷王陪礼。”
顿时,大监举起手在脸的左右打耳光:“奴才错了,百谷王见谅!向你陪礼!”
轩辕说道:“今后遇事要沉稳,谁也不能乱动刑法。大监退下。”
大监跪地三拜礼别:“多谢黄帝开恩!”
轩辕将百谷王扶起:“百谷王,你是轩辕国的重臣,做个仁义之君吧!你就宽恕大监一次。”
百谷王感恩道:“黄帝圣旨不敢违,奴才宽恕大监吧!多谢黄恩!”百谷顿时轻松多了,兴奋地走出黄宫。
他一边走一边想,大监混蛋,吾百谷王是不好欺负的,下次再犯,吾百谷王和你决一死战。不禁,走进自己的宫内院坝,看到银穗走来走去,正盼着他回宫。忽而,百谷王闪现在银穗眼前,侍女,侍卫陪伴在后。
银穗心痛地问道:“夫君受苦了,黄帝是怎么处罚大监的?”
百谷回道:“回宫吧!回宫吧!别议论国事了。”银穗温柔地挽着百谷王情意绵绵地走着。
稍许,银穗回到室内:“侍女,快给百谷王倒碗香茶,叫王厨做几个好菜。”
“遵令。”侍女忙碌去了。
瞬间,侍女送来香茶,百谷王接过喝了一口自信地说道:“黄帝指责大监乱用刑法,大监向吾陪了罪,吾也感到满足了。”
银穗怒斥道:“大监耍黄帝的威风,独断专行,关了侍女又关夫君,大监罪该万死!”
百谷王劝道:“夫人不必多言,免得事非引火烧身。”
银穗不服地回道:“大监做得,奴婢怎么说不得呀!你受气又受皮肉之苦,好冤枉哟!”
百谷王说:“好了!好了!夫人不必参与国事。一个国家之大,事情复杂,总要遭一些误会。”
银穗又问:“侍女受了侮辱怎么办呀?”
百谷有点生气地答道:“夫人怎么不听话呢?叫你不要议论国家大事。这次大监行为专横也在宫内传开了,宫里的人对他有不好的看法,今后他做事应该有分寸。大监肯定不敢再放恣了!否则宫内的人,会避而远之。”
银穗说:“黄帝对吾们有恩,吾们今后要多去拜见黄帝。”
百谷王默默地点点头。忽而,侍女在桌上摆好饭菜,斟上酒。
银穗端酒祝福:“为夫君洪福,青云直上喝一碗。”两个陶碗相碰,各自一饮而尽。两人从忧到喜,从冰点到沸点,慢吃慢饮,逍遥自在。
嫘祖在黄宫的卧室里,坐在黄后椅上观看太阳宝的总图。突然司仪宝目委屈入内:“叩拜娘娘,宝目向娘娘请安来了。”
嫘祖热情地招呼:“快坐,快坐。听说宫里乱了一阵子,都是吾和黄帝出外引起来的。侍女受委屈了?”
宝目又喜又气地说道:“侍女为了黄帝,为了娘娘受点委屈是应该的。可受了大监的侮辱,就受不了啦!”
嫘祖惊讶!“大监怎么侮辱侍女呀?”
宝目伤心地回道:“宫内礼仪的事,由奴婢管理。黄帝、娘娘出走,奴婢比谁都着急。奴婢带着侍女到外寻找,寻遍了宫内外没找着主子。大监大怒了!将侍女捆绑在广场上,跪地向天请罪!还打伤侍女。黄帝、娘娘都没这样处罚过侍女呀!”
嫘祖感到大监过分了,不该兴师动众,闹得黄宫上下不安,便斥责道:“大监太过分了,黄帝也处罚了他。宝目,你给侍女们说说,就宽恕他吧!下次他绝对不敢乱违了。”
宝目心喜道:“娘娘说得有理,奴婢明白。娘娘辛苦了,宝目陪娘娘出去散散心。”
嫘祖高兴,宝目上前挽着娘娘的胳膊朝宫外走,顺便叫了亮目,三个漫步在石径小道上。两边的树木花草长得茂盛,红、黄、蓝的野花散发着香味。小鸟穿梭于树林枝叶间,还唱着动听的歌儿。
嫘祖抬头说道:“你看那些小鸟多快活呀!多自由呀!”
宝目随口回道:“美丽的鸟儿幸福无比,就因为有了这些绿树花草,广阔的天空,鸟儿才自由幸福。”
嫘祖沉思片刻说道:“吾一直在想,要把国家向自由的人类发展,就要造就一个高远广阔的天空,让人们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自由自在的生活。”
亮目赞道:“娘娘想到国家又想到子民,娘娘真英明!”
宝目不服气,便讽刺道:“亮目一张甜嘴,一张油嘴,尽说甜话,油话。”
亮目不甘示弱摔了一个眼色:“宝目姐,奴婢的嘴是你教出来的呀!”
“嘻嘻”嫘祖笑了:“你俩是一对活宝,真逗人开心。有了你俩,吾的寿命就长寿了。”
亮目快语道:“奴婢永远不离开娘娘,愿娘娘千岁,千千岁!”
嫘祖说:“女大要出嫁,吾怎么能把你留一辈子呢!你们愿留在吾身边,黄帝也会把吾骂死呀!”
亮目强嘴道:“吾一辈子都不嫁人,吾一辈子跟娘娘。”
嫘祖说:“别辩了,哪个女几不嫁人,你怎么知道男人是什么味儿呀!不嫁人的女儿就不是真正的女人。<>”
宝目和亮目含羞地低下了头,想着许多奇异的东西。
一行人漫步到绿色的麦田边,看见一只白色的小兔正在吃麦苗。
宝目喜叫道:“哇!真可爱的小白兔!”两人上前去抓,一个前切,一个后追,一下抓住一只可怜的小白兔。
嫘祖说:“放了它,放了它,给它自由。”
宝目笑道:“抱回宫,关在笼子里养着,多好看呀!”
嫘祖心沉了:“小白兔的家在野外,你把它抱回家关在笼子里,就剥夺了小白兔的自由了。动物世界跟人类一样需要自由。”
宝目说:“娘娘的心好善良!处处关爱生命。”
亮目想着宫内的事忙说:“吾们回宫吧!黄帝看不见人,会着急的。”
于是嫘祖领头走在前面,宝目、亮目紧跟左右。
黄宫里平静如湖水,但心事的波涛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蜀首宫内的大目和妻子春水,泡好茶,坐在红墙木屋内等候天石和冬雪。
忽而,春水打破了沉静,便开口道:“黄帝建三星都邑,是开国以来的大事。大目,你可要抢头功呀!人类大事,名垂千古!”
大目训斥道:“女人少参国事,专心操持家务,才是正业。”
春水不服气:“大目心中狭窄,黄帝就提倡民主管理国家,不分男女,有本事的人都可以向国家献计献策。”
大目自感亏理,便歉意道:“春水聪颖,你帮吾分忧,吾很理解。但一个人不在其位,不参国政。”
春水叹息道:“奴婢的建议利国利民,有何不可呀?”
大目轻视地问:“你有什么样的良策呀?说来听听。”
春水用心地说道:“黄帝是吾们蜀人的国亲。黄帝轩辕之国,也是蜀人之国。你知道的,**是资国人。黄帝母亲是**所生,你作为蜀山氏部落的首领,吾们和黄帝就是一家人了。奴婢的意思,你明白吗?就是要你作为黄帝的重臣,管理三星都邑大事。”
大目回道:“这是自然。西王母就委托吾的大事。黄帝是知道的,他不能轻视吾的作用。”
春水问:“西王母委托你办什么大事呀?奴婢怎么不知道?”
大目神秘地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春水又问道:“什么天机不可泄露,连你妻子也保秘?”稍许,她看了大目一眼:“吾猜也猜得出来。黄帝是个神,他和嫘祖驾着神鸟出外的。他回来时,是从空中下来的。他骑的什么怪物呀?”
大目急了:“那东西不叫怪物,叫乘黄,是西王母送的。”
春水顿时高兴起来,紧紧地抱住大目直亲:“这才是奴婢的好夫君。”
大目说:“吾们到后花园等吧!那里空气好!景致好!羌首领可能要来了。”
春水答道:“花园是个好地方!看花、呼新鲜空气,谈国家大事。”两人亲热地向后花园走去。
天空突然阴了下来,将后花园染上一层灰色。春水忙碌地摆好桌椅等候。
侍卫急忙赶来:“禀报蜀首领,羌首领天石求见。”
大目回道:“请羌首领进来。”
侍卫急忙退下,将羌首领带到后花园。羌首领和妻子作揖施礼,然后和大目夫妻对坐。
天石喝了一口茶:“轩辕国闹得轰轰烈烈建都邑,造天地交通工具,这些都是很神秘的事。特别是黄帝出走,就更神秘了。建国都吾们还懂,造天地神鸟神马吾们就不懂了。蜀首领,吾们怎么为黄帝出力呀?”
大目答:“羌首领问得好,吾们参与建国都吧!那些神秘的事,吾们干不了。”
春水插话道:“朝庭的事有左大监,右大监管理。他是随黄帝来的,好厉害呀!黄帝神秘出外,大监就把百谷王吊打了。”
大目看了春水一眼,严厉地训斥道:“朝庭之事,不准乱议。收起你那张臭嘴,谈吾们如何建国都吧!”春水感到尴尬,只好默默无语。
冬雪说道:“蜀首领说得对,吾们参与建国都,这才是大事。”
大目自信地说:“智巫,黄帝非常喜欢。智巫是蜀山氏族也!他是轩辕国的重臣。黄帝肯定依靠蜀山氏族、羌氏族建都邑。”
春水说:“蜀地四面是山,天险绝!怎么能把北方部落调来呢!建都邑,非蜀、羌不可。谁来作总管,可以向黄帝奏明。”
天石说:“春水说得好!吾就推蜀首领作总管。”
大目说:“国家大事,吾们没权定夺,只能让黄帝下圣旨。”
突然亮目快步来到后花园:“请蜀首领、羌首领,到黄宫议事厅商议国事。”
大目、天石答道:“遵旨。”两个高兴地走了。
春水机灵地拉亮目坐下便问:“黄帝召集众臣商量什么国事呀?”
亮目随口答道:“侍女不知道,吾不坐了。黄帝等着呢!”
春水说:“亮目别慌,奴婢这儿有一匹绸缎,亮目拿去做衣服。”
亮目推卸,春水硬将绸缎塞进亮目的手里。
众臣来到黄宫议事厅,黄帝、嫘祖坐台上,左大监天望、右大监地望、百谷王金穗、智巫先觉、督军力威依次坐在金碧辉煌的台下,等两首领的到来。侍女在一旁细心伺候,侍卫严把宫门。蜀首领、羌首领匆匆赶到入宫坐定。
轩辕看看众臣,然后开口道:“各位大臣,今天议论建都之事,众国亲齐心协力建好都邑,人类大事也!开工庆典,举行“承云”祭祀活动,告知天神地神,保佑建都顺利完成。请各位大臣,献计献策,首先请智巫作规划议之。”
智巫胸有成竹地说道:“三星内域规划,绘图已完毕。三星城廓修围墙,一是防御城内遭受侵犯,二是防洪防水。设计要求:墙基二十丈、顶部宽十丈、墙高四丈、东墙七十丈、西墙四十丈、南墙十五丈。在城廓内,还建三星天象台,排列北纬三十一度,成斜状形,象征轩辕帝三星。建造内城,城廓需要总管、副总管、巫工、监工、土工共计一千人。建筑材料,圆木、卵石、息石可在山林去采,马匹、车辆、斧、锄、刀、铲可先准备。生活谷物一千担,羊五百只,牛一百头。”
轩辕听了赞道:“智巫设计宏伟,考虑周道,建都邑立了头功!命智巫为总管,其余人员众臣可以推荐。”
智巫思考片刻说:“吾推荐蜀首领大目为总管,吾在巫技上给予支持。”
嫘祖也力推:“智巫要事众多,建议黄帝命大目为总管。”
天石抢着说道:“吾也推荐大目为总管。”
天望很不服气争辩道:“黄帝圣旨不可违抗。”
轩辕扫视台下一周:“大监不可武断,吾考虑不周,可以调整。从爱护人才出发,应减轻智巫的负担。吾黄同意众臣建议,命大目为总管。”
大目歉意道:“建都邑责任重大,愿为轩辕国效力。奴才建议,副总管由天石担任。”
天望有失脸面又难于开口,但还是力争:“奴才建议宝目担任副总管。”
天石看天望不顺眼,便愤怒道:“宝目为司仪,管宫内礼仪也!负责建都邑不妥。”
突然议事厅的气氛紧张起来,黄帝却稳如泰山。众臣相互眼视,但谁也不说话了。
嫘祖觉得黄帝很开明,就打开心说亮话:“宝目担任建都邑事不妥,天石比较合适。”
不爱发言的地望开口了,“管理都邑,要懂都邑,娘娘很公正,奴才就同意娘娘的说法。”
轩辕想听完大家的建议,就点名道:“督军说说,你怎样来保卫都邑的建设?”
督军沉思片刻后考虑成熟:“奴才派兵把守东、南、西、北大门,防御外来部族侵犯。内城派流动巡逻兵管理偷盗、打架、游手好闲之人。其余一千大军,展开军事训练,增强士兵杀敌本领。”
此间,侍女来回忙碌,给各位大臣倒茶。
百谷王看了黄帝的眼色便说:“建都邑,举国上下大事也!奴才保证都有邑建设的供应,材料、粮食已有丰富的准备。黄帝放心,众臣放心。如果奴才拖了建都邑的后腿,请黄帝治罪。”
轩辕笑了:“吾黄尊重众臣的建议,大家的决定,就是吾黄的圣旨。命天石为副总管。众臣齐心,团结一致,建好都邑。吾黄国事繁忙,今后出走时间很多,希望宫内不再闹出笑话。众臣退堂。”
众臣起立,交头接耳走出议事厅。
亮目出了议事厅东张西望,看到大监天望气馁地出了宫门。亮目迎了上去,用胳膊撞了一下大监,天望笑了。然而关心地问道:“大监受气了,奴婢陪大监说说话,解解闷,机不可失哟!”
天望默认了,跟着亮目来到一处无人的房子。刚走到门口,亮目一边跑,一边喊了起来,“有人追奴婢!有人追奴婢!”
屋子里的人听到喊叫声,闪电般倒出两盆屎尿,泼到天望头上流遍全身。
屋子里的人,“嘻嘻哈哈”忍不住笑了。“谁叫你专横、打人、罚人?”
大监哭笑不得,知道有人在暗算,没办法,只好偷偷地跑了……
广场上一群人忙忙碌碌垒筑高台。大目、天石来来往往在场上指挥。高台用五彩土夯成一百平方丈的开工典礼祭祀台。
宝目在高台正中挂起伏羲、女娲的图象。
此时,百谷王路过高台旁的池塘边回宫,惊讶地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具尸体。顿时吓得尖叫起来:“死人了!死人了!”
垒筑土台的土工跑了过去,将尸体打捞起来。
土工说:“你们看,是大监天望。”
宝目也跑来了,吓得说不出话来。稍许,镇静一会儿:“是,是,是大监天望。”她转身就往宫里跑……
宝目气呼呼地跑进黄宫:“娘娘不好了,大监死在池塘里。”
嫘祖惊讶!稍许问道:“什么呀?什么呀?”
宝目答道:“大监死在池塘里。”
嫘祖静了静又问:“怎么死的?”
宝目答:“不知道。听说是百谷王发现的。”
嫘祖急了:“传百谷王入宫。”
“遵旨。”宝目慌忙退出宫。
池塘上空突然出现一片阴云,好像为大监天望悲伤。天望的尸体放在池塘边的草坪上,周围围了许多人,百谷王也在人群中看热闹。
围观的人指手划脚的议论着,叹息着!“大监是怎么死的?死得这么快。遇着什么事了?想不开,是他杀或是自杀?”
宝目拼命挤进人群,拉着百谷王就走。两人仓皇入宫拜见娘娘:“奴才来了。”
嫘祖问百谷王:“你发现大监死了,为什么不来禀报?”
百谷王犹豫不决,慌忙答道:“奴才有罪!奴才有罪!奴才路过池塘边发现大监天望死了。就叫土工打捞,所以耽误了时间。”
嫘祖琢磨片刻问:“你知道,天望是怎么死的吗?”
百谷王更加慌了:“奴才不知道死因。”
嫘祖说:“你退下,叫宝目进来。”
宝目匆匆赶来:“娘娘,奴婢来了。”
嫘祖有些生气:“你知道天望是怎么死的吗?”
宝目突然胆怯:“奴婢不知道。”
稍许,嫘祖吩咐道:“你下去叫人,把天望抬到一个隐蔽的屋子看起来。”
“遵令。”宝目应声道。她一边走一边想,如何把天望隐藏好,让人不知鬼不觉。
天望突然死了的消息传遍整个黄宫,大目知道了产生一种恐惧,匆匆来到黄宫门庭:“侍卫,请禀报黄帝大目求见。”
侍卫说:“娘娘有旨,不准打扰黄帝,总管请回吧!”
大目没趣地转身走了,琢磨道:怎么这么奇怪呢?天望突然死了,是天灾?是**?是鬼神收他的命?他迷惑难解,昏昏沉沉地走着。不觉回到自己的宫内,坐立不安,捂着额头发闷。
春水进屋忙问:“总管不去筑台,怎么在屋子里生闷气?”
大目瞪大了眼:“你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呀?大监天望死了。”
春水怒骂:“天望死了,他该死。他专横、骂人、打人,好随便呀,老天惩罚他的吧!”
大目顿时生气道:“胡说。天望是黄帝的重臣,谁敢乱说他!快闭上你的臭嘴。”
春水知道自己心直嘴快,常常惹大目不高兴。她看到这种场面,只好忍受到。屋子里沉默了,谁也不说话。
黄帝自从议事完毕后,专心攻克太阳宝的人类大事。他带着智巫、侍卫、侍女来到一个幽幽葱葱的树林,空中有许多鸟儿飞翔。突然一只大鹰飞过来了,在高空盘旋一阵,忽而向下俯冲,吓得小鸟奔命。鹰没抓住小鸟又飞上高空。
轩辕望着天空的鹰说:“智巫,吾们造的飞行器,应该像鸟儿,有头、有翅膀、有身子。”
智巫附和道:“黄帝说得对,飞行器大多是模仿飞鸟造的。鸟儿能飞上天空又能降落在地面。鸟是天生的,吾们要造的飞行器是人为的。”
轩辕说:“吾黄看九羽在太阳宝造天梯,造各种神龙、神鸟,真是神秘呀!吾黄不明白里面的原理,就喜欢在林中看鸟儿飞,让鸟儿帮助吾黄解开这个秘密。”
智巫说道:“其实看懂了也不难呀!神龙、神鸟是由乘厘、后照、节并、戏器组成,吃的是食草,吃饱了它就能升空下地。”
轩辕顿开茅塞:“吾黄明白了,神龙、神鸟、飞鸟一样,是由各部零件组成的也要吃食,吃了食就能飞。”
智巫赞道:“黄帝真聪明,是上帝塑造的天才,受伏羲器重,命你来改造人类。”
黄帝听了自然高兴,随一行人在林中漫步。鸟儿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叫着,飞来飞去。
黄帝仔细观察,看到鸟儿歌唱,长象羽毛各异。他会意地说道:“智巫,吾们造的神龙、神鸟也会说话吗?身上装饰各种颜色吗?”
智巫说:“能做到,用亮嘴让它说话唱歌,用五彩颜色装饰身体,装饰出来的神龙、神鸟比鸟儿更美!”
轩辕笑了:“先祖、西王母、九羽真伟大!能教吾黄造建木天梯、神龙、神鸟!”
智巫说:“太空人伟大!人类也伟大!否则太空人就不会与人类结合了。太空人占了天机,人类占了地利。”
突然亮目插嘴:“黄帝回宫吧!时间长了,娘娘会担扰的。”
一行人踏上小道,黄帝恋恋不舍,不断回头看空中的鸟儿飞翔。不禁,黄帝笑容满面地回到宫里,嫘祖上前迎接:“黄帝,意外发生了,大监天望死了。”
黄帝觉得眼前一花,打了几个踉跄,顿时哑口无语,脸色苍白。
嫘祖吓脱了魂,忙扶着黄帝坐在龙椅上。稍许,黄帝清醒一些:“大、大,天望,好好的,怎么一下死了?快说说死因?”
嫘祖急着说:“问了许多人,找不到原因。天望死在池塘里,是百谷王发现的。”
轩辕问:“天望的尸体放在什么地方,带吾黄去看看?”
“遵旨。”嫘祖忙叫来宝目和侍卫。
宝目、侍卫陪嫘祖、黄帝来到一个寂静的小屋。室内黢黑,点着两盏油灯,流动的空气弄得火苗绕来绕去。
天望躺在木板上,穿着黑衣,脸盖着白布。黄帝揭开脸罩看看,又叫宝目解开衣服,没发现伤痕。轩辕问:“是自己跳水的嘛?还是其它原因?”话完,黄帝的脸突然变得阴沉。
嫘祖看到黄帝很伤心,便劝道:“黄帝不必生气,一国之君,要有海阔天空的包容呀!”
稍许,轩辕叹气道:“天望跟吾打仗十多年,情深似海呀!从中原来到蜀地,很不容易呀!”
嫘祖安慰道:“人死了,也许是他命运所在。目前建都邑祭祀活动开始了,这件事就到此吧!”
轩辕吩咐:“天望按国礼厚葬,厚待家属。”
“遵旨。”嫘祖叫宝目去准备。
黄宫门庭一片嘈杂哭闹声,天望的妻子和几个儿女哭得十分悲痛,闹着要见黄帝。消息传到宫内,黄帝和嫘祖出来进见。刚到门庭,黄帝看到一群人哭得悲痛欲绝,便偷偷流下了眼泪。轩辕安慰道:“快起来!快起来!不要跪了。”黄帝和嫘祖扶天望家属起来。
夫人泪流满面:“黄帝,是谁害死了天望呀?天望是你的重臣,跟着你打败炎帝和蚩尤,现在应为轩辕国守江山了。可是他归天了,奴婢要为天望喊冤呀!”突然夫人朝墙上撞去,几个儿女也跟着母亲撞墙。
轩辕急了:“宝目、亮目带夫人去看天望,把夫人伺候好。”
“遵旨。”宝目、亮目连拖带劝,把夫人带到停放天望的那间小屋。夫人抱住天望的尸体悲痛大哭,情深似海,真是动天动地,震憾山河……
西边下雨,东边日出。建三星都邑大典祭祀开始了。太阳照着高高的祭祀台,显得格外隆重。祭祀场布置在一块平坝,神圣的祭祀台上摆有谷物,高架上支起伏羲和女娲的图象。平坝的周围挂着五彩旗。
大目在祭祀台上指挥,台下有穿兽皮的男女舞者,还有无数部落,土工,场面顿时热闹起来。台下前排站有右大监地望、百谷王金穗、智巫先觉、督军力威、都邑总管大目、副总管天石、司仪宝目。
侍女、侍卫陪黄帝和嫘祖登上祭祀台。
大目扫视四周一眼,看参加祭祀的子民庄严以待,便宣布:“今天是三星都邑开工之时,庆工典礼先祭天地,请天神地神保佑轩辕之国五谷丰收,保佑都邑顺利建成!三星都邑位于人类中心,传播文明,为人类造福!”
话完,大目舞动神杖,台上火焰腾起。
接着轩辕祈祷:“造三星都邑,是轩辕国的大事、人类的大事。这个伟大的工程委托智巫指挥,天神地神保佑智巫造都邑成功!”
智巫上前跪下,从黄帝手中接过令牌,然后高高举过头顶,向子民展示。
大目宣布:“乐舞现在开始。”
参加祭祀的子民退到平坝的四周,留出一块空地。早准备好的男女舞者,穿着兽皮短褂短裤,彩衣彩裙舞着入场了。这时,乐队拍手擂鼓,撞钟击磬演奏起来,凤凰锦鸡翩翩起舞。突然天上端云吉祥,睛空万里。场面顿时热闹非凡,神秘莫测,祭祀场欢乐在神圣的另一个世界。
三星都邑建设轰轰烈烈开始了,巫工,建筑师,土工千余人汇集在工地上,热情十分高涨。太阳照在工地上,给工地添上一层夺目的光彩!
大目兴奋地拿来一把铁锹交给黄帝。轩辕在宫殿区挖了第一锹土,其余众臣又将坑刨大刨深,嫘祖拿来一棵松柏放进坑内,众臣用土埋好,一棵青松挺立在宫殿区。
此间,施工开始了。工地上人来人往,忙忙碌碌。巫工在工地上指挥、丈量、画线。土工在工地上挖土、挖沟、抬土、抬木,干得起劲。突然工地上唱起了赞歌:“日出而作建都邑,出智出力民甘愿,为了创建人类园,轩辕国都塑景观。”
黄帝听到歌声,觉得整个工地沸腾起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带着众臣围着工地转了一圈又一圈。
前所未有的三星都邑开工了,黄帝觉得办了一件人类的大事,正如子民的赞歌:“轩辕国都塑景观!”他看到了智慧的子民创建人类家园,今后有希望!大目看到黄帝高兴,自己也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大目回到宫内,宝目、亮目随后进来了。“贵客!贵客!快坐,快坐。你俩喝什么茶呀?”
宝目笑答:“随便。”
大目传侍女端来两碗绿茶。
宝目问:“总管邀奴婢喝茶有什么事呀?”
春水在一旁插话:“摆摆龙门阵,聊聊家常。黄宫大监天望多久安葬呀?”
宝目狡黠地笑了:“奴婢哪知道黄宫的事呀!”
大目斜视一眼:“春水话多。宝目、亮目来散散心。你怎么去问国事呢?”
春水说:“谁不谈国事呀!黄宫上下的人都知道出了人命案。天望死了又不是一般人。重臣呀!天望夫人闹得多厉害呀!”
大目说:“是呀!人命关天的事,但谁知道是怎么死了的呢?”
亮目一惊,突然产生幻象:(黄宫议事厅的大门,出来一群人。天望阴沉着脸走在前面。忽然发现,门前等着一个少女上前,悄悄地在大监天望的耳边嘀咕了几句。少女走在前面,天望走在后面。两人匆匆地走着,走到一个没人的小屋边。少女喊了一声:“有人追奴婢!有人追奴婢!”屋子里的人听到声音,端起两盆屎尿泼在天望的头上,屎尿流遍全身。屋子里的人“嘻嘻”地笑了。天望狼狈地跑了……)。亮目自己回忆自己。
忽而亮目冷笑:“天望死了,无头公案。黄帝吩咐右大监地望调查。”
春水说:“大监地望恨死天望了,恨他处处在黄帝和嫘祖面前露面,把他没看到眼里。奴婢看地望也查不清。天望可能有什么想不通,一定是自杀。”
宝目说:“春水夫人说得对,天望一定是自杀。黄帝按重臣厚葬,是看到以前打江山的分上。”
春水问:“亮目姑娘,怎么不说话呢?你是黄帝面前的红人呀!你听到什么消息没有?谁当左大监呀?”
亮目说:“奴婢不敢乱说,奴婢也不知道。”
大目指责春水:“不得问国事。亮目是个侍女,她哪里知道那么多呀!谈点高兴的事。”
春水向宝目笑笑,忽然转了话题:“宝目好漂亮啊!有心上人吗?”
宝目觉得春水夫人问话唐突,顿时面红耳赤,摇摇头不说话。
亮目转惊为喜,脸上泛起微笑。
大目逗笑说:“智巫是个天才,宝目你觉得如何?”
宝目内心喜欢智巫,便鼓足勇气说道:“奴婢怎么高攀智巫呢!他是黄帝的重臣,都邑的总巫技,好多仙女暗地追求他呀!”
春水开导说:“你得先试试,将你的花儿伸到他的窗户摇曳摇曳,或者叫大目禀报黄帝举办一次花儿会,让你们接触接触。”
大目赞道:“春水说得好!哪个姑娘不找郎?哪个姑娘不嫁人呀?”
亮目听到说办花儿会应该是个机会,她有些激动:“花儿会好热闹啊!好开心!大目多久举办呀?”
大目笑道:“亮目着急了。宝目还按兵不动,你不怕亮目抢了智巫吗?”
亮目生气道:“总管,你在胡说一些什么呢?”
大目吩咐道:“春水叫侍女做几个好菜,宝目、亮目就在这里吃饭。”宝目、亮目点点头。
大监天望的死闹了一阵平息下来。右大监地望在宫内宫外查了一遍,没找出线索,便入宫禀报黄帝:“奴才查天望的死因,跑了数日,被怀疑的人都查了,但找不到原因。”
轩辕问:“你查了哪些人?哪些地方呀?”
地望显得小心!:“问天望的夫人,她提不出线索。问宫内侍女,她们说不知道。宝目应该知道宫内的事,她对天望的死因也说不清。大家提到一件事,都说天望残暴、专横、打骂宫内人员是常事。”
轩辕听了显得无奈:“地望,你传旨天望夫人,明日为天望举行葬礼,文武百官戴孝相送。”
“遵旨。”地望急忙退下。
翌日,黄宫广场上空阴沉沉一片。众臣包着白头巾,来到广场等待发丧。天望夫人及儿女头包白巾,身穿黑衣伤心地哭着。部落抬着棺椁在前,侍女、侍卫举着白幡在后。这时,天望夫人及儿女哭得更加厉害了,悲天动地。
黄帝和嫘祖包着白巾来到广场,看到天望夫人哭得昏了过去,忙叫侍女扶住。
轩辕心灵沉痛一阵,便祈祷:“大监天望不幸归天,仍属天命。夫人情深,万民感动。天望有功之臣,举行国葬,以安抚后人。夫人心宽,别伤玉体。”
接着巫师祷告:“天望归天,魂归天门。举国上下同祭。棺椁起。”白幡飘扬开路,夫人哭泣,众臣相陪,一行人戴孝送葬……
黄帝送葬后回到宫内,焦头烂额地叹着气。
嫘祖体贴道:“黄帝为左大监的人选发愁?其实黄帝不必过余操心。奴婢有一策,也很公平,也很服众。”
轩辕顿时高兴:“嫘祖有什么妙计?快快讲来。”
嫘祖笑道:“当年黄帝为少典部落首领,打猎勇敢,团结部落,处处立功,深受部落拥戴,成了英雄。奴婢想,左大监应由英雄来担任。”
轩辕问:“谁是英雄呢?”
嫘祖自信道:“有战功之人,有治国方略之人,能团结部落之人,便是英雄也!英雄从部落中来,可以从部落群中寻找到宫内。这就很公平,也很服众。”
轩辕笑了:“嫘祖聪明,良策也!那就传旨,从部落到宫内开始推荐。”
“遵旨。”嫘祖吩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