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为了老太太和朵朵的去处,林家一家子开会。
老太太是想住回来的,"这房子是不是有我一份。"
这也是公家的公房,每月也是要交钱的。虽然钱不多,但确实不是自家的房子。
一家一户,一个户口本上的人都有资格回来住。
老太太就说,"我跟朵朵能占多大点地方?"
这是地方大小的事吗?这家里夹杂了外人,是非就多了。
就像是朵朵听到什么就赶紧给那边说一声,这来来回回的,不都是是非吗?
林心就说,"您要是觉得您该回来,那谁也拦不住。但朵朵可不在户口本上!您可不能把她带回来。"
老太太:"......"她真是眼泪下来了,"你姑她不容易......"
"我姑是不容易,为了我姑,折腾的我家骨肉分离还不算,这还要怎么折腾呀?折腾的我家没法过日子您就满意了?人家愿意养朵朵,那就养嘛。"
"跟着你姑......那过的是啥日子?看人脸色......"
林心蹭的一下站起来,"您知道呀!您知道那过的是看人脸色日子呀。合着朵朵是亲的,桐桐不是亲的呗。"说着,她哼的一笑,"之前就说过了,在如意结婚以前,这个家我当!您跟谁都商量不着,我不答应,朵朵就不能住进来。"
老太太是真的哭了,放声大哭的哭,这次真不是她叫那孽障复婚的!复婚也没商量,知道的时候证都领了,能怎么办?自己不是不能带着朵朵过日子,可朵朵这个年纪了,只自己管是管教不了的。带回来,儿子两口子宽厚,待朵朵好,只要待孩子好,养着养着,这脾气就和顺了。真就是婆孙俩占一个小隔间的事,家里愣是容不下。
张九成说是愿意叫温言带着朵朵,可真带去了,就朵朵这人嫌狗憎的脾气,谁受得了。自己气上来都恨不能扇两巴掌,那人家会受吗?这跟桐桐还不一样。桐桐是张家人看着长大的,再是冷脸不喜欢,但到底没有苛待。再加上桐桐懂事,乖顺,有眼色,不招人讨厌。朵朵要是跟着温言,只怕两口子的日子还是过不长久的。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老太太哭的伤心,林温平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显然,这家里没有一个愿意接纳朵朵。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老太太只能退让,跟林温平说,"一个月你给十块,温言给二十。"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十块不多!租房子的钱,养老孝敬我的钱,十块多吗?"老太太擦了眼泪,"还有你林心,你每月拿三块来。等你大姐回来,也一样,得拿三块钱来。这是你们孙女给的孝敬钱。桐桐我没照顾,她不用给。如意将来工作了,也一样,三块钱不能少。"
不是啊!老太太,你有退休金呢。我们出租房的钱,甚至水电其他的啥费用都可以,便是叫我爸掏赡养费,这都合理。至于孙子孙女,我们宽裕了孝敬那是我们的心意,不能这么硬性摊派的。
林心嗤笑一声,"一分都没有。您就是找我们领导闹,就是去告我们,都是这句话,没有!"
说着,蹭的一下站起来,喊王东亮,"走!回家。"然后说林温平,"就是这话,要是朵朵住进来,别怪我翻脸,直接把东西给扔出去。"
桐桐也起身了,也说四爷:"走!回家。"路过老太太的时候,她就说,"这家里要想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这一碗水给端平了。老想着偏着一个,最后只能叫家搅和乱了。您老是辛苦了大半辈子,为儿孙也确实是操心了。但坏就坏在一个字--偏!没你偏,我姑自己也能过好,会自己给自己打算。没你偏,谁又能对你有那么大的意见。人老了以后,少管一些,多想着日子怎么过清闲才是好的。少插手晚辈的事,天下就太平了。"
说着,就又道,"你给我姑说一声,以后这钱我直接给你,就不给她寄了。我没打算跟张家来往,她也不要把张家人往我家带。您这么大年纪了,什么世道人心没见过。现在嘛,我上着大学,钱挣着,过的比九成九的人都好,什么亲眷就都有了。要是我跟大姐的处境换一换,这会子还在乡下,那你说......张家会觉得对不起我?
会想着去看我?只怕躲还来不及呢?人嘛,趋利避害不算是错。但这得看我愿不愿意叫他沾利!别逼我翻脸。"
老太太并不知道林温言带着张九龙去桐桐那边了,"去你那边干啥?"
"她不想带你和朵朵!看的出来,我姑跟张九龙之间是有感情的,跟张九龙一块,脾气都好了。"桐桐就说,"别闹腾了!我姑这性子......以后管你有限。你要再闹腾的过了,两边都把你搁到空里,您咋办?好好养朵朵,养好了......真到不能动的那一天,她许是比我们姐几个都强些。"
意思摆在这里了:别作!没人惯着你。
桐桐把话往干净的倒,把老太太所有的幻想都给打破,"别觉得我爸我妈好拿捏!他们好拿捏,但架不住他们的儿女大了。到时候我们给接出去,这家住两月,那家住半年的,您怎么着呀?赡养肯定要赡养,大不了请个人来照顾您。您要这样吗?"
别觉得你是亲妈,子女就一定得捧着你,可真不是这样!你要知道,到时候你的子女也老了,他们的节奏会跟着子女走,半点不由人。
所以,别作!有人真心管你,您的生活质量那就是不一样。反之,亦然。
老太太不说话了,坐在原地满脸的泪痕。
桐桐说林温平,"好些地震棚要拆了,您得空弄些砖瓦回来,打成砖墙的隔间,我估摸着我大姐该回来了。"
周红谷就拉着桐桐往出走,不住的摩挲桐桐的手背,"我跟你爸没本事......老叫你们姐妹出头......"
嗐!说这个干嘛,"您收拾家里,等我大姐吧。我大姐离家好些年了,只怕跟我走个面对面,我都未必认的出来了。"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人家就问的非常仔细,你们这钱是怎么来的?有证明材料吗?
"还有一个叫林雨桐的,也住这个院?"
人家笑了一下,上下打量四爷,"能看一下你的证件,或是户口本?"
是啊!这不就是叫人觉得她脑子不清楚的原因吗?
可取这么一大笔钱,只拿这些证件可不行。
"那是我爱人,稍等一下。"四爷说着就喊桐桐,"拿你的学生证出来一下。"
然后邮局的保卫科出两个人,亲自护送,一直护送到银行。去银行存钱,开私人账户,这么大笔的钱,还是老流程,一定得说清欠款的来源,得有证明材料。
正说话着呢,外面有人喊:"金司晔--金司晔住这里吗?"
字一签,汇款单往手里一拿,桐桐这一张是5042元,四爷那一张是6847元,一共一万一千八百八十九块。
四爷自觉的让开了,桐桐指了指自己,"存一个,存到我名下。"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人家这才给存上,柜台上问:"两个存折?"
桐桐从桌兜里拿了,出来递过去,问四爷:"稿费来了?"
给桐桐笑的,"您看着孩子吧,我们先把钱取出来再说。"
韩翠娥拿着这两张汇款单手抖的厉害,"这得多少钱呐。"
四爷往出走,门一拉开,是邮递员。
对方认真看了,照片也对照了,这才道:"是这样,有个汇款单,是你的,数额有点大。"
第二天真就是一大早的跑邮局去了,这次证明材料什么都有了,钱能取了吗?
然后换来一个黄色封面的小本本,这就是存折了。
四爷转身进去,拿了户口本和学生证,然后递给地方,"这个行吗?"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我的妈呀,我得缓缓。"这太吓人了,"桐桐收着吧,我可不拿。这钱回头存起来,存折藏哪呀?"
回去的路上,桐桐就问说,"除了电视,还想买什么?"
回去的时候孩子正睡午觉,韩翠娥就问说,"只怕老太太不肯罢休。"
嗯!稿费来了。
幸好两人准备了两份,这会子再给提交,又有邮电局的人员签字作证,证明钱才从他们那边取出来。
还得等。人家的领导亲自来了,还带了保卫科的人,得确保这钱安全的到你们手里。
于是,两人又跑学校,去学校和院系分别开证明,证明我们就是这个院系的学生,我们的收入的来源确实是稿酬,学校能给证明。
韩翠娥叹气,"所以说,孝顺的孩子都是心软的孩子。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可反过来,叫父母看着自己的脸色,也不落忍。这就成了成例了,父母总逮着心软的子女使唤。他们也知道,只心软的子女会惯着他们。"
就这么多钱。
去银行呀!要不然呢?带着这么多现金,我们能去哪里?
把桐桐稀罕的,跟四爷说:"我好像都没见过这种存折?"
相机?!老贵了!桐桐捏着存折,想回绝来着,可一开口就成了:"买!买进口的。"不就是想玩相机吗?多大点事!
对方会问清楚,"你们带着钱是去哪里?"
开好证明再想去取钱,人家下班了。
韩翠娥又说,"你姑呀,糊涂了!还没有那个年纪大的寡妇明白事了。那女人为啥跟张九龙离婚那么利索呢?肯定是张九龙的父母不是一般的难伺候。人家恢复工作了,大小是个领导,去这样的人家给人当儿媳妇?受那气干嘛?反正前头的子女也大了,该成家了。后来跟张九龙生的这个都十岁了,记事了!忘不了亲妈了,只当送孩子出去上学去了,哪个孩子都过的好,她跟子女也没离心。也不受谁的气,干净利索,说断就断。你姑呢?老火坑跳进去第二次,怎么想的?"
罢休不罢休都由不得她,不惯着她她就啥毛病没有了。有时候这老人跟孩子似得,你越是宠着惯着,她越是会作。对这种不识惯的,那就别给好脸。跟她翻的起脸了,她也就学会看脸色了。
四爷想了想,"相机?"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醋_溜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