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性犯罪人,这种分类是由德国刑法学家、犯罪社会学家李斯特等人,于1897年,创立国际刑法学协会后,根据犯罪人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即改善的可能性,提出的犯罪人三种基本类型之一。”
身为律师的姜慧雯看到道俊杰一直盯着案件的详细经过在看,而且看到他似乎对偶发性犯罪的介绍很好奇,便开口对他慢慢说道。
“所以,这就是她无罪释放的理由?”道俊杰看了下面关于偶发性犯罪的解释之后,诧异的连忙问道。
“是的,因为当初创立国际刑法学协会的时候,李斯特主张目的刑或防卫刑理论,他认为法的主题就是法的目的。刑罚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实现社会防卫,即防止具有社会危险性的人危害社会。
“而且,他主张预防犯罪,特别强调个别预防的重点不是预防不特定的可能犯罪的人,而是预防已经受到处罚的人再次犯罪,同时,应受处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aimazw.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