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邵芳洁给这首独奏命名《花腔》,可能有点抬举作曲家的心思,或者想拔高一下曲子的演奏难度。不过以邵芳洁强大的谦虚保守,想抬举拔高的没准会变成压抑勉励。《花腔》对硬性技术的要求虽然比《无穷极》还差一截,但也绝不是糊弄小朋友的儿歌,应该说对本科平均水平还是有一些威慑力的。而对情感色彩的细节要求,就看演奏者的自我要求了。
不过作曲家本人都没听过几个版本的《花腔》,在座的各位肯定都还是头一回,这也是演新曲子仅有的一点好处,没什么压力。不过中音作曲研究生趁小演奏员准备的时候跟杨景行提一下:“你的几首民乐独奏,我认为这首门槛看起来比较低但是演奏再创作空间很大。”
杨景行点头呢,真不要脸。
毕竟出生世家,焦语桐勇敢再创作,来个先声夺人。也有可能是并没正式出版发行过的曲谱在流传过程中除了什么誊抄打印错误,作曲家本来标的中弱渐强,台上出来的效果是很强渐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haimazw.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