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牛羊归牧。
此刻,在离村庄有一段距离的一块石头上,坐着一位少年,他正望着蔚蓝的天空,表情呆呆的,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就是从先生家里回来的李玄。
马上就要离开家了,在他的内心之中兴奋的同时又有点不舍。一方面想要有所出息,就得离开家里,何况那瑾天学院在整个晋州非常的有名,在那里学习对自己日后的前程很有帮助,一方面自己又舍不得离开家里,他是个很恋家的孩子。让他从此就离开家,一两年不得回来,心里是十分的不愿意的。所以,他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平时很少时间就走完的一段路程被他花了整整一下午。
等他回到家中,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父亲兴奋的多喝了几杯小酒,一个劲儿喃喃自语;“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小山村里根本没有秘密可言,就是谁家的鸡生了什么样的蛋,谁家的母猫生了几只小猫也能在瞬间传遍全村,很快全村的人都从母亲嘴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来访。说什么样的都有,总之都是些赞美李玄的话语。人们就是这样,锦上添花有人凑,雪中送炭无人闻。
李玄在村里走过的时候,人们相互指点,母亲纷纷教育自己的小孩:“看见你那李家三哥了吧,他要到城里读书了,你以后也要好好读书,和他一样也到城里读书。”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真正在意的是母亲手里的糖块。
过了几天,李玄即将去代城瑾天学院读书的消息传开,亲戚朋友们又一次地带着礼物来到他的家中拜访。李家只得准备宴席宴请宾客,由于来人太多,李玄的父亲只得把招待地点选在了村子中心的广场,摆下数百桌宴席。村子的居民自行帮着招待,相互交谈之时无不对李玄赞不绝口,夸奖不已。
远远望去只见广场上人头怂恿,热闹非凡。一桌桌美食,大家齐聚相互庆祝。觥筹交错。熙来攘往。直闹的红日西斜方休。
李玄离开的时候,正下着蒙蒙细雨,他打着油纸伞,穿着白色粗布长褂,灰色长裤,黑色布鞋,背上背着包袱,里面有几件换洗衣服和先生的亲笔信。他打着油纸伞,慢慢地向祖家祠走去,他将在那里拜别先生,然后乘船顺流而下去代城。
李玄走了许久,离村庄已经很远了。他回头看了看村庄,整个村庄正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猛然间,他发现自己的老父亲仍然在村口的那棵大榆树底下,目送着他离去。瞬间,他的泪夺眶而出。
父亲,我一定好好读书,早日有出息,不辜负您的期望。等我有了出息,就接你和母亲到我身边来奉养。李玄在心里暗暗道。
他一咬牙,转身快步走了。泪顺着脸颊一滴一滴地滴在泥土中,和雨水混合在一起。
很快,李玄见到了先生,先生嘱咐了几句之后就让他去了。李玄来到码头,搭了一膄客船,付了川资,就找了一间舱房住下。他放下包袱,从里面拿出一篇《左转》来读,虽然有王浩轩这个作弊器在,但他还是很勤奋。
江水悠悠,客船顺流而下,行驶得很平稳,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玄无心欣赏两岸的风景,他有点想家了。
不知父亲现在如何,他心里想着,神情泛起一股思乡的愁怨。
半个月匆匆而过,这一天,船终于靠岸,代城到了。李玄寻了个人问清楚了方向,便马步停蹄地往学院赶去。
瑾天学院可以算是在晋州最富盛名的书院了,只录取年纪尚轻的秀才们在此读书。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的所在,从这里走出去的秀才们,举人不知凡几,就是状元也曾出过五个。
市井相传,进了瑾天学院,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官门,只要把另一只脚收进来即可。虽然事实上不像传言中那么轻便,但书院的不凡之处也可见一斑。
瑾天学院里,一片青石板铺就的空地上。几十个年轻人围在一起,都是各县里来的年轻秀才。自然免不了说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事情。或是同乡,或是同好,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高谈阔论不绝于耳。
但也有那落单站在一旁的,李玄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出生至今,都是生活在小小的乡村里,见惯了小桥流水。就是王浩轩,见过的也是都市喧嚣。今天见到这些朱门大户,觉得又是一番风景。像个游客似的四处走动张望。有些人看在眼里就暗笑他是个乡巴佬。
“李兄,原来你在这里,让我好找。”一个声音从李玄身后传来。
李玄正观看门上一副楹联,回头一看:“哦,少华啊,什么事?”
“那边的荷塘里开了一朵并蒂莲,我们一起去看吧。”说着,他使使眼色。
李玄猜意识到那些若有若无的讥讽的目光。但一想,管他呢,随遇而安就好。就和韩少华欣赏那所谓的并蒂莲去了。
韩少华父亲在代城经商,家境颇有资产,因慕先生之名,遂送他到先生处上学。现在瑾天学院招生,他家使了点银钱,在加上他自己文采也不错,也就进来了。他见到李玄,自然生出一番亲近,见他的作为受人讥嘲,自己也跟着脸上无光,才赶紧提醒他。
不多时,一声锣响,秀才们自觉站好队伍。进来十几位先生,为首一人身穿官袍,站在台阶上说些勉励警醒的话。
紧接着就是一次小试了,一间静室,几十张矮桌,摆好了文房四宝。
考场中只有笔锋划过纸张的声音,考生们都低着头奋笔疾书,李玄也不过是这许多人中极不起眼的一个。有王浩轩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李玄已经不怕这样的考试,这次他考的也算中规中矩,但破题也颇有新意。
考试结束,李玄搁笔,考卷被收去,先是监场的先生略看一遍,而后层层传阅,最后的精华递到院首的手里。
在一座雅致的院落里,一个留着胡须的中年人正拿着一份试卷仔细观看,上面题的就是李玄的名字。看完后他把试卷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自言自语道:“老师推荐的这位学生文章虽然写的不错,但是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只是破题颇有新意。难道是老师的要求降低了?不管了,还是先对此子观察观察。”
此时的李玄,正陪着韩少华,丝毫不知道自己的试卷已经到了院首的案头。韩少华在考试中用错了典,在一旁懊悔不已。
**********************************************
李玄流泪的时候,小飞也哭了。小飞想起当年父亲送我出去读书时那期盼的目光。你们呢?有木有这样的经历?